近年來,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內涵發展之路,以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廣大中小學校長的共識。所謂內涵發展,就是要改變目前的現狀――許多中小學校已完全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惡性循環之中,通過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校的特色發展,尋找新的發展模式。那么,靠什么來促進學校的內涵建設,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擴學校校生存發展的空間,從國內外一些知名學校的成功辦學經驗看,應該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特別是作為其核心的辦學宗旨和價值取向確立后,能夠增強學校師生員工的目標意識,引領其思想和行為朝著明確而高尚的方向發展。學校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教育理念,尊重廣大師生,從一切為了廣大師生潛能的發揮為出發點,撐起廣大師生生活、學習、發展、創新的空間。
校園文化是以學校教育價值觀為核心的觀念、制度、行為方式和物資建設的集合體,它是學校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先進的校園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和課程文化等方面。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內核,它包括教育價值觀、辦學理念等觀念及由此產生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精神風貌。制度文化。是規范學校運行的各種制度的總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文化是學校精神文化的具體化,師生員工的行為準則是以學校制度文化為依據的。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和標志。它包括硬件和軟件倫理環境。物質環境包括學校的建筑風格、室內外環境布置、校園綠化美化和人文景觀的布置等,它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向人們傳達著校園文化的信息。軟件倫理環境,包括教工和教工、教工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人際關系。校本課程文化。是在學校制度文化和環境文化的背景下,對學校精神文化的實踐和創造。課程文化力求實現教育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習方式從被動走向主動,人格養成從冷漠走向關懷,課程資源從貧乏走向豐富。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力求體現現代學校發展的智慧和創意。
制度文化指從我國的教育方針出發,根據學生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提出的特定的規范和具體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設中,應吸取企業文化中所倡導的優秀職業道德、嚴明的職業紀律等制度和規范,并落實到具體行為。制度文化建設屬于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機制建設,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具有導向、約束和規范作用,包括學校的發展策略、發展目標、管理方法、管理風格、傳統習慣和規章制度等。實習、實訓時要把企業生產、管理的規章融入到制度文化之中,特別要注重培養與企業員工相同的行為規范。
校園文化是在學校這一特定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中人們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校園文化是指存在和發展于校園內的活動方式和意識現象;校園文化是指學校成員的內在精神和這種內在精神的外在體現;校園文化就是以校園為基礎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校園精神文明的核心內容是建設和諧學校校園文化,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體現。進一步加強學校校園文化研究,充分認識其特征和功能,努力建設和諧的學校校園文化,對于促進學校和諧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校園行為文化是師生文明素質的表現,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終體現。表現在學生的文明行為、教師的教育行為、學校的管理行為以及學校人際關系等方面。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影響一生的發展。因此,要培養合格人才,在青少年時期就必須高度重視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校園文化建設應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行、表示出來個性、促上路向前邁發展”的原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不可以缺少前提,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建設。完善的設備、合理的布局、各具獨有尤其的風格的建筑和場所,能使人心曠神怡、賞心好看,有助于冶陶校園人的氣節,刻畫校園人的妙美心靈,激發校園人的開拓盡量盡量向前精神,增進校園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發展。
對于辦成什么樣的學校有一個清晰的辦學思路和明確辦學目標;二是學校的辦學目標定位要迅速從比較簡單的升學率指標豐富拓展提升到樹立名師、培育人才、創建特色、構建名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更高的期望值上來。學校辦學既要爭取“短期效益”,更要著眼于“長遠效益”,做到兩者兼顧,把 “創名牌”、“創特色”作為學校辦學的根本導向。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學校文化建設規劃,并一以貫之,堅持不懈地抓下去。
文化樹人,陣地牢筑。品牌校園文化應該根植于經典文化、學校歷史、學習生產生活的偉大實踐中,通過品牌文化活動倡導和體現全體師生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習慣,促進全校師生的全面發展,切實發揮其在教育引導、凝聚激勵、協調美育等方面的功能,更要突出學校的特色,體現校園文化品牌的個性,影響和吸引更廣大的師生參與。依托各級學生組織這一陣地,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工作宗旨,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平臺和載體,同時增強全體師生對校園文化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注重研究性能力的提升。
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用色有利于工作,也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守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要充分考慮色彩的運用,給幼兒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另外還要注意,幼兒園室內地板要鋪設并固定防滑材料,有棱角的地方要用泡沫或布包好。在施工中要運用環保材料,要嚴把裝飾裝修材料質量關,加強新裝修教室和宿舍的通風,給幼兒創造一個綠色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