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地面積有限的學校里,如何擴展學習空間?有一種簡單明了的方法,就是讓空間透明化!巴该鳌钡慕淌夷茉谝曈X上給人一種縱深感,更重要的是,當學生在教室之間進行行走轉換的時候,如果能路過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勞技教室等專業教師,如果屋子里的人正在做著自己的事情,同時還能發現自己正在被路過的人看到,那么這件事情本身就增長了它的教育價值。
一、與公共空間相連——“透明”的教室
像如下的計算機教室或是普通教室,安裝落地窗或是可移動玻璃門,打造成一個溫馨的空間,其他學生可以隨時看到正在進行的教育場景并加入其中。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風雅藝術”教室,即為半透明式教室,孩子們可以在途經的走廊處看到教室內正在進行的寫字、畫畫等教學場景,在觀摩中引發學習的興趣。
空間的開放性也為學習之外的活動如跨班級社交、社團活動等創造了機遇,而在“透明”的教室里學習,每堂課都有如上公開課般的向外界展示的儀式感,孩子們自然而然地也會更加投入。
二、與戶外相連,“透明”的公共空間
還有一類“透明”的學習空間,即與戶外景觀相連,當在室內學習或游樂時,可以即目而見戶外優美景色。
芝加哥兒童發展中心,無拘無束的開放式串聯教室;美國某高中圖書館,落地窗可見校內優美風光;美國某小學,高大的落地窗保證了良好的采光,讓學習環境更明亮。
這類“透明”的公共空間能將視野擴展延伸,置身其中,一面是安靜祥和的校園,一面是與外界連結的廣袤天地,愉悅感油然而生。
“透明”的學習空間帶來了更多開放性,它公開透明化了學生的學習場景,這將對其他未參與的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同時,將室內空間與戶外景觀相融,拓展了校園空間,讓學生在一個更通透明亮的環境中學習,激發恒久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