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史為鑒,校以史明志。校史館是學校的編年史,是陳列學校發展歷史、展示辦學過程及學校面貌的場館。校史館的建設對于學校文化建設是重要的對內外展示,是激勵全校師生發展,傳播校史文化的關鍵一步。校史館建設是一個長期工作成果的積累和更新過程,建設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校史編寫
編寫校史時,可組建校史內容創作組,設計好寫作的主線,規劃好寫作的框架,突出重點和亮點,不要面面俱到。對于合并的院校,原來學校的歷史和現在學校的發展這兩塊寫作比例如何分配需充分論證。 除了建立創作組,審稿機制也應被建立起來。可邀請退休的領導做顧問團,并征求有關職能部門的意見。此外,可征詢專業展示策劃團隊參與項目前期策劃,以正確運用先進科技形式和項目預算。
二、校史館選址
學校在選擇校史館地址時,應有前瞻性,要顯得大氣莊重,并便于參觀。不建議選用臨時地塊,避免浪費人力物力。在安排校史館房間時,應設置預留空間,為后續編寫校史提供可能。
三、內容展示
可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引入圖像、聲音等,使展出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不枯燥,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部分歷史故事可通過場景化去表現,也可運用虛擬校園演變系統,讓參與者體驗校園的歷史變遷演繹。四、講解工作
四、講解工作
校史館建設完成后,需準備幾套解說方案,針對上級領導、專家來校檢查的側重點,有針對性的解說,使講解效果更理想。同時需要培養負責解說和接待的人員,這是一個長期和需要逐步完善的工作。
校史館從性質上看是屬于收藏、研究、陳列和開展教育活動的場所,它在收藏、研究、陳列、展覽的同時,更大的作用是校園文化的建設,是學校研究和產生思想,積淀和創造文化的搖籃。建設好校史館對創新校園文化,形成辦學特色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