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設計的生命線,自然也成為核心理念策劃必需的條件。核心理念一定是為各自學校量身定制的,一定要符合這個學校的辦學屬性、傳統(tǒng)積淀、文化氣質、發(fā)展方向等。就以語言表述的風格來說,比如一所歷史老校,其核心理念就要體現出厚重感;高中或職校的核心理念就不宜像小學那樣過于“小清新”。至于內涵,那更是必須在本校的文化土壤里篩選、凝煉和表述。如今有少數文化設計公司向不同的學校兜售相同或相似的理念,一套方案能賣幾家,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適切性”意味著,學校核心理念策劃只能是一對一的“手工活”,不可能批量生產,更不可能搞“批發(fā)”。這一點尤其希望引入設計公司的校長們注意甄別。
學校文化構建要塑造學校良好的品牌視覺形象,以學校標志、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的視覺文化。它將學校辦學理念、學校精神、校訓、文化體制、制度規(guī)范等深層次抽象理念轉化為具體的符號形象,通過個性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視覺方案傳達學校的理念和精神,塑造獨具特色的學校視覺新形象,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現在我們的學校對這些缺少深刻的考慮,形成不效果。
現如今,大多數校園文化活動表面看起來熱鬧非凡,場面宏大,實則缺乏內涵,育人功能發(fā)揮不充分,活動收效甚微。校園文化活動以藝術體育類居多,學術科技類和思想文化類較少,大多數高校對文化活動不夠重視、沒有配備專業(yè)指導教師進行指導,活動內容層次較低、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部分高校過分在總結、包裝上下工夫,忽視實效、帶動和引領。部分高校在品牌文化活動的培育上急于求成,一味地追求活動數量,缺乏對活動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只期望能夠快速打造品牌,而沒有考慮活動本身的內涵價值。一項品牌活動初見成效,就急于進行宣傳報道,取得媒體效應和關注度后就不再重視甚至不予理睬,進而又開始設計和包裝新的項目。重娛樂輕思想。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儀式和規(guī)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tǒng)!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了師生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才能保證校園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但僅有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guī)章制度予以執(zhí)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因此,還必須加強相應的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也就是說,制度文化建設實際上包括制度建設、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三個方面,組織機構建設和隊伍建設是確保制度建設落到實處,并使其真正起到規(guī)范校園人言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校園文化組織機構的健全和完善,校園文化隊伍的勤奮與能干,對正常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在新的歷史時期,受經濟全球化和西方道德價值觀念的滲透和影響,一些錯誤思想正通過互聯(lián)網、微博微信、廣播、影視劇等媒介傳播到大學校園中,影響著大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和校園文化活動。在大學生還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沒有配備專業(yè)指導老師對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指導的情況下,文化活動的開展往往缺乏思想性和教育性,娛樂化現象嚴重,很多文化活動不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觀念,啟迪心靈、成長成才。
在組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關的活動部分時,就可以聯(lián)系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生態(tài)文明”的戰(zhàn)略思想,在校園文化原有內容基礎上對這方面的知識和理論有所發(fā)揮,有所拓展,可以通過武漢東湖發(fā)生死魚事件和洞庭湖發(fā)生鼠災事件的深入思考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時事和事實,也通過激發(fā)學生對時事和事實的思考進一步深化他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進而使其自覺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校徽作為學校視覺識別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獨特精美的“外顯”形式,而且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既是一個學校的標志,一個學校的形象象征,也是一個學校社會認知的重要標志,所以它應該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宗旨、辦學特色、學校類型以及學校的文化底蘊。伴隨著視覺文化的興起與發(fā)展,現在越來越多學校也開始注意自身的形象設計,與時俱進的根據學校戰(zhàn)略的調整和學校特色的發(fā)掘,重新設計學校;找渤蔀橐患錆M勇氣與智慧的大事,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間,怎樣更好的以校徽為載體和突破口體現校園新風貌和歷史文化已成為學校領路人們開始思考的問題。
校園文化的凝聚即學校精神,也稱;辍K男纬尚枰L期的歷史積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一個由外到內、由淺至深的發(fā)展過程。它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核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良好的學校精神形成,它將構成一股巨大的推動力。因此,要把學校辦成“名!,就需要這種學校精神的形成和激勵。它對內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能影響校內成員價值選擇、人格塑造、思維方式、精神風貌等關系學校教育質量優(yōu)劣的環(huán)境和組織氛圍;對外又體現了學校的目標要求及辦學特色,在社會上構成巨大魅力和競爭能力。學校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把學校精神的培育作為長遠目標,注重把學校精神的培育與指導具體的實踐相結合。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成功實現目的的路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不可以缺少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了某種教育價值觀。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心內里本質意義,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含有校園歷史傳統(tǒng)和被總和師生職員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存觀念等觀念形態(tài),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狀態(tài)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并具體表示出來在校風、教風、學校風氣、班風和學校人際關系上。
文化墻建設一定要從學校的文化理念開始,找準學校的文化理念,凸顯學校的文化理念。學校文化不是一堆華美的辭藻,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靈魂。其次,合理分配學校文化墻的內容。學校文化墻的主要內容應該是學校的教育理念,文化理念等,最好舉出實例加以證明。有的學校喜歡把校訓放到最顯眼的地方,并且占據很大地方,其實這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學校的校訓的意義不是靠一句華美的辭藻來說出來的,而是用實際的教育行動和要達到的教育目標體現出來的。因此,一個比較顯眼的板塊或者抬頭和結尾足以實用。最后,學校文化墻一定要請專業(yè)的設計師布局設計。同樣的內容,普通人做出來,會顯得俗不可耐;在專業(yè)的人手里,會著就風采華章。如果學校直接隨便在附近找一家廣告公司或者打印店來做文化墻的話,成本不見得會低,其效果也通常很不好。 要精心設計學校文化墻內容標語,搞好學校文化墻模板,由專業(yè)設計師精心設計。模板內容可以任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