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遵循育人為本的原則,建設高雅別致、豐富多彩的校園墻壁文化。在環境建設中讓墻壁與花草說話,讓師生生活在如詩如畫的書香校園環境中,著力于校園“教育文化長廊”建設,時時處處為廣學校生提供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食糧,激發學生向上、從而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激起求知欲。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的主陣地之一是校園的墻壁。校園的墻壁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校園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然而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是熏陶、引導和感染師生職工情操和素質的巨大的推動力量。
校園環境建設歷來是學校必須承擔的一項重要的建設工作,而其中的走廊展板設計也是學校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學校的辦公樓、教學樓、藝術樓、圖書館、實驗樓、綜合樓、宿舍樓、餐廳等要根據各自的功用設計和懸掛不同板式和內容的展板。小小展板可以體現大天地。優秀的展板設計是吸引師生、增長知識的重要載體,而富有文化味的校園展板也能給人深思的感覺。展板上擴大視野、耐人尋味的文字,逼真的照片,色彩鮮艷的圖形,還有創意十足的構成和編排都是為了更好地將知識和思想傳達給師生。
校園文化對校園中每一個人的影響和制約正好與管理的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新型的學校德育模式。優秀的校園文化總是有愿景、有期望、環境舒暢、人際關系融合、生活朝氣蓬勃。會激勵師生開拓進取,不怕困難,追求卓越,努力把學校的各項任務完成得出色。全校師生有一種責任感、榮譽感,驅使他們努力教和學,不斷創造新的經驗和成績。
促使個體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我;他們也相信人天生是善的,在提供另外適當的成長和自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高素質的教師不僅能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榜樣與力量,也是 學校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希望源泉,更是提高我國基礎教育水平的前提基礎,提高全 民族的素質、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則指日可待。制度的執行過程是一個不斷揚棄和篩選的過程,久而久之,其內容必定會形成一種 習慣、風氣,教師們在這個過程中會對制度本身有更深入、更準確的理解,會把制度規 范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也就達到了學校育人的目的。所以,制度制定一定要征求 教師的意見,獲得教師的贊同,制定后的調整也不容忽視,這樣的制度規范才能成為教 師的行為方式,也會成為學校的優良傳統。
近年來,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內涵發展之路,以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廣大中小學校長的共識。所謂內涵發展,就是要改變目前的現狀――許多中小學校已完全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惡性循環之中,通過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學校的特色發展,尋找新的發展模式。那么,靠什么來促進學校的內涵建設,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擴學校校生存發展的空間,從國內外一些知名學校的成功辦學經驗看,應該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特別是作為其核心的辦學宗旨和價值取向確立后,能夠增強學校師生員工的目標意識,引領其思想和行為朝著明確而高尚的方向發展。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一種價值取向,是學校的一種表現,是學校的一種感覺,必須融入學校師生的思想與行為。建設具有特色的學校文化,深入挖掘學校自身傳統及優勢,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向內涵式發展目標靠近。對校園精神進行研究、總結、提煉與升華,將校園文化形成概念化、品牌化,并使其融人校園環境文化之中,是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文化建設方向性和時代性相結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導向,緊密結合社會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把校園建設成校園環境優美、校園內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學質量一流、校園學習氛圍濃厚、校園師生行為規范、校園文化底蘊豐富、人民滿意的學校。校園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校園文化來傳遞、延續。
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組成。所謂校園文化,概括地講就是發生在校園范圍內的一切文化現象的總和。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各級各類學校應該全方位地抓好校園文化建設,以培養和造就合乎社會需要的人才。校園文化的功能導向功能。校園文化蘊含著較深層的價值體系,這一體系是在長期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實踐中凝結而成的。它為學生提供了行為的參照系,潛移默化地指導其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個人行為引導到集體目標上來,因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導向的成功與否,是校園文化發揮了積極的正面效應還是產生了消極的負面效應的重要標志。可以說,校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規定了一種目標模式。
理念文化使學校的精神文化,是學校的精神歸屬,包括了學校的核心辦學理念、辦學的宗旨、辦學的特色、培養目標、還有校風、校訓、教風、學風、學校的發展愿景、人才的理念、管理的理念、發展的理念等等。這些不是隨便弄個口號、選兩個詞語,寫進檔案,掛到墻上就完事。而是提煉出精神實質,體現出價值觀。而現實情況,我們好多學校,在理念文化的建設上缺少思考,缺少研究,更沒有形成系統的精神鏈,這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學校是一個傳承和發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學校中的老師結和學生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載體,學校不僅僅是要求做好每一門課程和每一項活動,學校中的事物都應該滲透彌漫一種濃烈的文化氣息,所以學校環境文化建設極為重要。創建生命化的校園環境氣氛具有生命力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人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影響。歷史上孟母三遷的典故,正說明了在一種文化環境熏陶下對人才成長的作用。長期處在某一校園文化環境中的師生 , 在這獨特的校園文化 的熏陶下,會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如學校環境的美化、凈化、綠化,不僅影響了師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應了學校的校風,很難設想一個環境骯臟,秩序的地方,能培養出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