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亦策善能的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為主要空間,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在內,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征、行為特征和方式;學生課余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
特色性原則:學校文化的建設既要體現民族特征和時代精神,又要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歷史淵源和現實狀況,量身打造、因校制宜。此外,創新學校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通過新事物來領悟傳統文化,用融合的手段來為學校文化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方向性原則:學校文化建設應注重把握校園文化活動的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和價值導向,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文化陣地。
拼貼創意的想象走廊中側墻為光影墻,運用科技元素打造的世界地圖,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性,豐富想象力。整個空間融入多媒體互動,多元化知識穿插,讓學生了解學校,了解家鄉,了解祖國,了解世界。科技探索的培養基于中外地域的不同,相較于中國校園墻壁文化,海外學校的墻面設計則是另一番景象。位于加利福尼亞的波維校區,在進行校區圖書館改造中,將前瞻性思維貫穿其中,在墻面上加入投影儀,方便聚于圖書館的學生演講或者展示他們的作品。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公立學校在對墻面的設計過程中,運用了與自然相關的紋理來裝飾,可激發學生對紋理概念的理解,這些非語言的圖案向學生傳授著地球的健康和對未來的新設想。
校園文化的發展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發展密切相關,有其強烈的時代性。第五具有超前性,校園文化主體往往有濃厚的探索動力,比較容易接受新思潮、反映新需求,出現新動向,有其較強的超前性和活躍性。第六具有同一性,校園文化是一種非制度文化,其活動建筑在充分尊重學生文化選擇的基礎上,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校園中每個成員既是文化建設的客體(受授者),又是文化建設的主體(創造者和傳播者),具有主客體同一性。第七具有系統性,校園文化是在對外界各種文化吸收整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以科學文化為主導,以時代精神為核心、有政治和倫理文化作保證的統一的文化系統,有其相對規范的系統性。第八具有傳承性,校園文化在某些方面(如校風、學風、教風、校園精神等)代代相承,表現出一種傳承性。第九具有地域性,校園文化對不同的學校,有其不同的特色,所處的地方或區域文化將直接融入校園文化,因而又具有鮮明的地域性。
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處在社會文化的前沿,既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職責,也承擔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過研究和宣傳科學理論,可以把人們緊緊地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具有引導作用,通過傳授人類文明,可以幫助人們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具有輻射作用,通過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可以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產生積極影響。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必須動員和組織校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既要協調校園各職能部門的關系,又要疏通校外社區的關系;既要遵從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又要尊重校內各院系、班級、社團的意愿;既要加大自身的投入,加強活動場所和人文景觀的建設,又要充分利用校外的資源為我所用,才可能緩解影響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各類因素,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
但是,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嚴格卻是學校教育目標實現和校園文化開展的有力保障;管理科學、民主,則是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和校園文化蓬勃健康發展的推動力。學校應調整管理方式,強化目標管理體系。學院領導要改進作風,提高水平,發揚民主,善于溝通。協調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工作目標的設立和管理工作,合理授權,給員工創造自由完成目標的條件,使目標工作切實可行;細化工作崗位,充分考慮管理細節,制訂量化指標,全面目標管理;加強管理調控,使學校各項工作、各部門、各崗位、各級各類人員的工作過程,都處于目標計劃管理的指導之下,更進一步改善員工工作表現。
充分利用地域優勢資源,凝聚并形成切合學校自身特質的文化色彩;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價值,將地域特色文化有機滲透到環境文化主題中,以彰顯學校環境文化特色,讓地域文化這筆精神財富在環境文化的具體創建中得到傳承、發揚、充實和發展。在設計學校環境文化時應該在地區的傳統文化中尋根,將學校環境文化根植于地域的歷史文化,并與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使學校的環境文化呈現鮮明的地域性。
校園創意市集能夠很好的吸引校內外師生和文化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文化相互溝通與交流的作用。校園市集可以借鑒原有常規集市的做法,長期研發各種系列產品,當聚集一定量的新產品時,可在校園推廣。每月可以舉辦一次常規集市,讓新鮮創意第一時間與大眾見而。校園創意市集還可以加入一些與校園有關的創意元素,比如原創工作室、文化藝術平臺、高校巡展等活動。
校園文化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標語與圖片的疊加,雕塑與環境的建設,而應理解成為是精神與物質相統一的一個系統。作為標語、圖片、雕塑等物態的存在,它一方面是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或載體,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校園文化不是一天成就的,她是一代一代老師和一屆一屆學生共同創造和積累的財富,是經過了歷史的風雨、時間的流水沖刷洗禮形成的財富。她一代代傳承著,成為學校的一種生命元素,成為學校發展的一種遺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