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家長對孩子智力和情操等方面培養的注重,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學校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等功能室的建設。我們都知道,對于10-15歲的孩子來說氛圍對其影響是比較大的。那么,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功能室設計的時候需要我們考慮哪些問題呢?一、畫室要注意隔音。在畫室設計的過程要考慮空間的隔音效果,保證給孩子一個安靜的不易被外界環境干擾到的學習氛圍。我們知道創作一幅畫需要靈感的迸發和環境氛圍的襯托,對于孩子的學習環境也應如此。美術大家需要理想的環境創作,孩子們在美術學習中也一樣需要。兒童畫室是美育的一種實踐場所。繪畫是審美的延伸;是生活的潤滑劑。兒童畫室是提高孩子擴展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畫室的設計風格決定了兒童空間的趣味性。
網絡能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網絡的學習和活動,更多的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組織。網絡給學生提供了開展活動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學生自主開展各種活動,自主學習課本上所學不到的東西。校園網絡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提高實踐技能的新途徑,并使學生的學習富于創造性。網絡能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學生在網上能主動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活躍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并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和啟迪。網絡能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每個人都有個性,而課外活動是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校園網絡文化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因為網絡上有大量學生所喜愛的豐富的內容通過校園網絡活動,能發掘、培植、引導學生良好個性,抑制和改造學生不良的個性。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校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校園文化建設拓寬了教育的陣地,從第一課堂延伸到第二課堂,從“三點一線”擴展到整個校園以至社會,同時也突出了校園文化建設中廣大師生特別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各級領導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列入學校的議事日程,討論和制訂校園文化建設總體規劃并納入學校發展規劃中。要充分重視學校領導層的決策和導向,強化執行層的引領和落實,切實做到黨政齊抓,系部共管,師生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園文化健康發展,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的熏染和浸潤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質,把體現學校精神的科學態度、文明風范、價值觀念等帶到社會,影響和感染其他人,從而實現一所學校的精神、價值、作風和理想追求。
所謂和諧校園,是指學校各種發展要素間的一種均衡有序、協調進步的和諧狀態,和諧校園的本質屬性是文化和諧,和諧校園建設的根本在于校園文化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既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目標與內涵,又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與模式。和諧校園文化的基本特征除具有校園文化的一般特征外,還應具有多元性、整合性、科學性和實踐性特征。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閱覽室、雕塑、墻壁畫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硬件建設”,這些都需要經費的投入。否則,校園文化建設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只能束之高閣
校園文化建設應根據學校歷史、特色、需求,結合現實情況去打造一個教育品牌,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當學校經過長期的建構積淀成為學校精神,學校文化便進入了成熟期,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持續地不斷反思、不斷超越。
校園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硬環境建設和軟環境建設兩個方面。硬環境建設包括學校建筑、校園景觀等校園基礎性設施以及校園網絡、廣播電視等文化設施的建設。軟環境建設包括:良好的學術環境、良好的育人環境、良好的校園風尚等。不論建設何種校園文化,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先對校園文化有個清晰的定位、全面的規劃、深入的挖掘等,這樣才能真正創建出彰顯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理論探討、校本培訓與教研活動等,造成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于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天天向上的人。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對校園中每一個人的影響和制約正好與管理的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新型的學校德育模式。
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組成。所謂校園文化,概括地講就是發生在校園范圍內的一切文化現象的總和。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各級各類學校應該全方位地抓好校園文化建設,以培養和造就合乎社會需要的人才。校園文化的功能導向功能。校園文化蘊含著較深層的價值體系,這一體系是在長期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實踐中凝結而成的。它為學生提供了行為的參照系,潛移默化地指導其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把個人行為引導到集體目標上來,因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導向的成功與否,是校園文化發揮了積極的正面效應還是產生了消極的負面效應的重要標志?梢哉f,校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規定了一種目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