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一旦形成,它將產生無窮的正能量,將會影響每位師生的言行舉止,這也就是校園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也就是學校要建設具有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其次,我們必須對“建設怎樣的校園文化”有個準確、清晰的定位。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共性決定事物的基本性質;個性揭示事物之間的差異性,校園文化亦是如此。不論何種校園文化,都應是建立在“環境育人、文化育人”這個共性之上的。否則,所有的工作都將偏離中心,不能切實發揮出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更不可能形成系統化的校園文化。一種健康向上、系統全面的校園文化應包涵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具有親和力的人文空間、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等內容,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根據學校實際去挖掘、去構建,打造出彰顯學校特色的“書香校園”、“和諧校園”、“綠色校園”等。
校園文化是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它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學校發展的獨特理念與發展特色,因此,校園文化以其獨特魅力貫穿于一個學校的發展始終,它體現了一個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文化氛圍和品味格調,特別是提高全體師生的凝聚力,營造優良的校風學風,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育優秀人才,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辦學特色是學校整體風貌的外化呈現,是校園文化建設中最有效最典型的一種理念,一種境界,一種品位。根據學校發展需要以及學生培養目標,如: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兼容并包優秀的多元文化;以培養“四有”新人為歸宿,五個結合開展國學教育活動:一是國學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在誦讀中提高學生的人品;二是國學與校本課程相結合,形成教師核心的價值觀,提升師德品位,讓師生心存感恩、愛心、善念;讓學校成為師生充滿生命活力的園地,讓學校成為師生充滿幸福的精神家園,讓學校中的每個人都珍愛生命、快樂成長,讓學校中的每個人都張揚個性、升華生命——這就是我們校園文化建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校園墻面文化,包括學校架空層大廳、走廊等公共區域的墻面,也包括建筑外墻。多樣的校園文化墻展現了一所學校的個性特色,承載著不同的文化語意。校園文化墻的設計,除了學校理念文化字的彰顯,還可以有哪些形式呢?在聯想空間設計師的手中,它可以有無限的表述方式:可以是特色文化的展示,在墻面中融入當地的文化資源、人文底蘊、生態風光等;可以加入色彩斑斕的裝飾;甚至可以與學生產生互動交流,真正實現墻面“開口說話”。
校園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建設活動,而應把它定位為各類創建活動的集合,應與各級各類規范化學校、示范學校、文明學校、綠色學校等的創建工作結合起來,把它作為提高學校管理層次,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推動學校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有效載體。在此過程中應重視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廣大師生全員、全程、全方位自主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讓師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鍛煉,提升品位,提高文化修養及價值觀念,實現師生和學校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校園中凸現出來的榜樣是這個特定的文化區間內涌現出來的正面典型。他們集中地反映出學生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素質和生活行為方式。校園榜樣真實貼近他們的生活,其激勵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既是校園精神的生動體現,又是校園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產生的“共生效應”和“魅力效應”,是推動校園文化全面發展的動力和能源。充分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對于弘揚正氣、優化校風、培養校園精神、建設校園文化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校園文化的涵養是:在校園內里長時期的教育、學習和生存中,將各種力量統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種價值觀念、精神支柱、學校傳統、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和生存觀念的總和,其內核是學校師生職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可以這樣覺得,校園文化是時期精神在學校的反映,是社會主義學校助學方向和引導思想在長時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整體認識的表示出來。
優美的校園環境有著“隨風潛到了晚上、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如詩如畫的校園墻壁風景、布局合理的校園的墻壁藝術、好看科學的墻壁圖案預設、文明健康的各個方面教育宣傳等等。 校園文化墻預設有幫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豐富多彩的墻壁文化活動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互相來和去圈,使內向怪癖的學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沉醉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因注意力的轉移而沖淡和忘記不舒暢的心境,因此增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時期助學過程中形成的并被教職職員所認同的價值觀念與理想目的的綜合。它主要含有校園人、校園物質環境、校園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校風等基本要素。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于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